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外语系在英语专业办学十余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于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学科依托公司特色理工学科的传统优势,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和渗透的方式开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目前,本学科已形成3个特色鲜明且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方向:(1)以英美文学、中西文学比较、西方文化研究及西方文论为重点的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2)以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为重点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3)以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技能实践为重点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学术团队,有教授5人,副教授20余人,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三十项,取得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被CSSCI和EI收录,多位教师参加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本学科学术报告。本学科点与国外多所高校,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和日本,建立了定期的交流与长期的合作研究关系,为本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本学科以培育外国语言文化与翻译一流学科高地,进一步促进辽宁省外语教育改革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西语言文化交流为导向,致力于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团队建设成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
第二部分 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好的理论涵养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兴趣、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有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与成果;坚持实事求是,富有合作精神。
2、学术道德
本学科硕士生应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写作规范,严禁以任何方式漠视、淡化、曲解乃至剽窃他人成果,杜绝篡改、伪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调查数据;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和学位授予权单位有关科学研究的管理规定。
二、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较坚实的外国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某个研究方向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写出具有一定新见解的论文。
硕士生应有专业外语的学习背景,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查阅国外文献、撰写学位论文、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同时应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以拓宽文献阅读的范围。
硕士生还应掌握从事文献调研、资料查询、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所需要的工具性知识,以便获得撰写论文的必要资料和学术研究所依据的材料。
三、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能熟练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及网络资源。
硕士生应熟悉本学科相关领域中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哪些问题是已有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有什么争论.从而指导自己的选题和论文写作。同时学会获取其他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不仅应具备学习、分析和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而且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在材料或观点上的局限,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
硕士生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包括独立查询资料、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撰写学位论文、独立回答同行质疑、独立从事学术咨询的能力。
3.实践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独立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本理论应用于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本学科硕士生还应具备较强的外语口笔头实践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一定的实际作用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协调、沟通与合作;具有组织科研项目的能力、协调管理和国际交流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善于表达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于运用特定的外语语言进行准确、清晰的口头和文字表达。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网站、学术研讨会、学术咨询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
5.其他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辅助理论研究的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公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外国语言文学方面做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够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理论体系、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且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选题要求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认真研究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此来确定论文的研究范围和选题。论文选题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兼顾应用价值,做到学术理论与实用价值相结合。学位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与工作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学位论文应包含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学科前沿发展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应列出论文涉及的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引用他人科研成果应明确指出,与他人合作部分应说明作者的具体工作。
(二)规范性要求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2)论文写作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定稿送审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
(3)学位论文要用英语撰写,论文字数应不少于15,000英文单词。
(4)学位论文应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前专家审查等多个环节,提交的答辩论文要经过专家评审同意。
(5)学位论文中的核心学术概念阐释清晰;设计严密,研究方法适当、有效;论证有相关学术理论作为支撑;数据真实可靠;论据充分,前后一致;文献综述客观,引述准确,参考文献标注正确清晰。
(6)遵守学术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应符合英国威廉希尔及外语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
(三)质量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本学科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可靠:问题的提出、论证得出的结论及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本学科某方面的发展有所启示,论文应条理清楚、论证严密、表达清晰;文字通顺、语言准确、格式规范,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